港口固定式吊机(如岸桥、门座式起重机、固定塔式起重机等)的安装是一项涉及机械、电气、钢结构等多领域的复杂工程,需严格遵循安装规范和技术要求,否则易出现安全隐患或影响设备性能。以下是安装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:
一、基础与地脚螺栓安装问题
1.基础尺寸或强度不达标
常见问题:
基础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(如养护时间不足)、预埋件位置偏差过大、基础平面平整度超差(≥5mm/m),导致吊机安装后受力不均,引发结构变形。
解决方法:
安装前复核基础验收报告,确认混凝土强度(需达到设计强度的80%以上)、预埋件坐标(偏差≤10mm)及平面平整度(用水平仪检测,超差处需打磨或灌浆找平)。
若基础存在裂纹或蜂窝麻面,需进行修补:小面积缺陷用环氧树脂砂浆填充,大面积问题需重新浇筑局部基础,确保承载能力符合设计值(如岸桥基础需承受≥5000kN的竖向载荷)。
2.地脚螺栓安装偏差或紧固失效
常见问题:
螺栓位置偏移(超过螺栓直径1/3)、垂直度偏差过大(≥1°)、紧固扭矩不足或不均匀,导致吊机运行时螺栓松动,甚至断裂。
解决方法:
螺栓安装时用定位模板固定,调整垂直度(用线坠或激光投线仪校准),偏差超限时需扩孔处理(严禁强行敲击校正),并采用高强度灌浆料填充缝隙。
紧固螺栓需按“对称分步”原则,使用扭矩扳手按设计扭矩(如M30螺栓扭矩约800-1000N・m)分3-4次拧紧,终拧后标记并复测,确保所有螺栓扭矩偏差≤5%。
二、金属结构安装问题
1.结构件对接偏差过大
常见问题:
吊臂、门架、主梁等结构件对接时,接缝处平面度(≥3mm)、垂直度(≥1/1000)或轴线偏差(≥5mm)超标,导致应力集中,影响结构寿命。
解决方法:
安装前测量结构件实际尺寸,通过预装调整对接位置,使用千斤顶、手拉葫芦等工具微调,确保接缝偏差控制在规范范围内(如GB/T3811-2008要求)。
对接法兰面若存在间隙(≥0.5mm),需用塞铁片填充(厚度≤0.3mm,面积≤1/3法兰面),严禁用火焰加热矫正变形。
2.焊接质量不合格
常见问题:
现场焊接的焊缝存在气孔、夹渣、未焊透、裂纹等缺陷,尤其在吊臂铰接点、门架支腿等受力部位,易引发结构断裂。
解决方法:
焊接前清理坡口(去除铁锈、油污,露出金属光泽),按焊接工艺评定(WPS)选择焊条(如Q355钢用E5015焊条)和参数(电流、电压、焊接速度)。
焊后24小时内对关键焊缝进行无损检测(UT探伤Ⅰ级合格,MT探伤Ⅰ级合格),发现缺陷需彻底清除后重新焊接,严禁在原有焊缝上堆焊修补。
三、机构安装与调试问题
1.起升机构安装偏差
常见问题:
卷筒、滑轮组轴线不平行(偏差≥2mm/m),钢丝绳缠绕偏斜,导致钢丝绳磨损加剧或跳槽;制动器与卷筒间隙不均匀,制动效果不稳定。
解决方法:
用激光准直仪校准卷筒与滑轮组的平行度,调整轴承座垫片使偏差≤1mm/m;钢丝绳穿绕时确保与卷筒绳槽对齐,必要时加装导向轮。
调整制动器间隙(如块式制动器间隙0.5-1mm),确保两侧制动瓦同步接触制动轮,测试制动效果:额定载荷下制动距离需≤V/15(V为起升速度,单位m/min)。
2.旋转机构安装问题
常见问题:
旋转支承(转盘轴承)安装时水平度超差(≥0.5mm/m),齿轮啮合间隙不均匀(侧隙偏差≥0.3mm),导致旋转卡顿或异响。
解决方法:
旋转支承安装前测量法兰面平面度,用塞铁片调整水平度至≤0.3mm/m,紧固螺栓按圆周对称顺序分阶段拧紧(终拧扭矩按厂家规定)。
用压铅法测量齿轮侧隙(确保符合设计值,如8级精度齿轮侧隙0.2-0.4mm),偏差过大时调整驱动机构位置,必要时修配齿轮齿厚。
3.变幅机构安装问题
常见问题:
变幅油缸(或齿条)与吊臂铰接点不同轴(偏差≥3mm),导致吊臂变幅时受力不均,油缸密封件过早磨损;限位开关安装位置偏差,无法准确触发。
解决方法:
用万向节百分表测量铰接点同轴度,通过调整耳环垫片使偏差≤2mm;油缸安装后需空载伸缩3-5次,排除空气并检查有无渗漏。
按设计幅度调整限位开关(如最大幅度、最小幅度),测试时用卷尺复核实际幅度与限位触发位置,误差需≤50mm。
四、电气系统安装问题
1.电缆敷设与接线错误
常见问题:
动力电缆与控制电缆混敷,电磁干扰导致控制信号紊乱;接线端子松动、相序接反,引发电机反转或烧毁。
解决方法:
电缆敷设时动力电缆(≥10mm²)与控制电缆(≤1.5mm²)间距≥300mm,交叉时呈90°角,控制电缆穿金属管屏蔽;电缆弯曲半径≥10倍直径,避免过度弯曲导致绝缘层破损。
接线前核对电气原理图,端子排标记清晰,压接端子需用专用工具(冷压钳)紧固,绝缘电阻测试:动力回路≥1MΩ,控制回路≥0.5MΩ。
2.安全装置调试不合格
常见问题:
超载限制器精度超标(误差≥5%),起升高度限位器动作滞后,防碰撞装置误报或不报。
解决方法:
超载限制器按50%、100%、110%额定载荷进行校准,确保110%载荷时能切断起升动力电源;高度限位器需在吊钩距顶端2m时触发,测试3次以上均可靠动作。
防碰撞装置(如激光雷达)按作业范围设定警戒区域,调试时用模拟障碍物测试响应时间(≤0.5s),确保无死角和误动作。
五、试运转问题
1.空载试运转异常
常见问题:
机构运行时有异响(如齿轮啮合噪声≥85dB)、振动超标(振幅≥0.1mm),电机温升过快(超过60K)。
解决方法:
检查各转动部件润滑情况(如轴承加注锂基脂),齿轮啮合处涂抹极压齿轮油;振动超标时用振动仪定位振源,紧固松动部件或更换失衡的旋转件(如卷筒、联轴器)。
电机温升过高需检查电压(偏差≤±5%)、负载电流(不超过额定值),必要时测试绝缘和轴承游隙,排除电机本身故障。
2.额定载荷试运转故障
常见问题:
结构件变形量超标(如吊臂挠度超过L/300,L为吊臂长度),机构运行速度达不到设计值,制动时出现溜钩。
解决方法:
测量结构变形量,若超标需检查是否因安装偏差导致附加应力,必要时重新调整结构件对接精度;挠度超过设计值10%时需停机检查,排除超载或结构缺陷。
速度不足时检查电机转速(用转速表测量)和减速器传动比,确认无错装;溜钩现象需重新调整制动器(如增加制动弹簧压力),确保制动安全系数≥1.25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