码头吊机(如门座式起重机、集装箱吊、轮胎吊等)是港口货物装卸的核心设备,操作涉及重物起吊、大范围移动及复杂工况,需严格遵守安全规范。以下是操作中的关键注意事项:
一、操作前的准备与检查
设备状态检查
检查吊机结构:金属结构(臂架、门架、支腿)有无裂纹、变形、焊缝脱落,连接螺栓是否紧固(尤其是受力部位)。
关键部件功能:起升、变幅、旋转、行走机构的电机、减速器运行是否平稳,有无异响;制动器灵敏度(空载试制动,确保制动距离符合标准);钢丝绳(无断丝、跳槽、打结,润滑良好,绳卡固定牢固)、吊钩(无裂纹、磨损超标,防脱装置完好)。
安全装置:限位器(起升高度、幅度、旋转角度)、超载保护器、紧急停止按钮是否正常;报警装置(声光报警)、监控系统(摄像头、显示屏)是否清晰可用。
液压/气动系统:液压油位、油温正常,无泄漏;气动管路无堵塞,压力稳定。
环境与作业条件确认
天气:遇暴雨、雷电、大雾(能见度<10m)、风力超规定(如门机通常禁吊风力≥6级)时,严禁作业并锚定设备。
场地:检查作业区域有无障碍物(如其他设备、人员、管线),地面承载能力是否满足(尤其是轮胎吊,避免支腿陷沉);确认吊物堆放区、运输车辆位置,规划起吊路径。
吊物信息:核实货物重量(严禁超载,超载保护器需提前校准)、重心位置(避免偏载),确认吊具(集装箱吊具、吊钩、钢丝绳)与货物匹配(如吊集装箱需检查锁头是否卡紧)。
二、操作中的核心规范
起吊与运行操作
试吊:吊物离地10-30cm时停止,检查制动性能、吊物平衡状态、钢丝绳受力是否均匀,确认无异常后再继续起升。
起升与下降:起升时先慢速起吊,避免突然加速导致吊物晃动;下降时平稳操作,严禁自由下落(利用制动器控制速度),防止吊物冲击地面或设备。
移动与旋转:吊物悬空时,臂架旋转、大车/小车移动需低速平稳,避免急停急转(防止吊物摆动碰撞);吊物下方严禁站人,旋转或移动前需鸣笛警示。
载荷限制:严格按吊机额定起重量操作,不同幅度对应不同起重量(参考性能表),禁止“超幅度、超重量”作业;吊物偏斜时,需先调整平衡,不可强行起吊。
特殊工况处理
集装箱装卸:对位时缓慢调整,确保吊具与集装箱角件精准对接,锁头完全锁紧后再起吊;落箱时轻放,避免冲击导致箱体变形或吊具损坏。
散货/大件吊装:使用专用吊具(如抓斗、吊梁),确保吊点牢固(大件需确认重心,必要时使用辅助绳索稳定);散装货物(如矿石、粮食)避免超载,防止撒漏。
多机协同:多台吊机联合起吊时,需明确指挥信号,统一动作节奏,载荷分配均匀(每台吊机负载不超过额定值的80%),禁止单独启停。
三、操作中的安全禁忌
严禁超载、斜拉歪吊(易导致钢丝绳断裂、臂架变形)。
严禁吊物长时间悬空停留(需停留时,操作人员不得离开岗位,做好制动措施)。
严禁在吊机运行范围内进行维修、加油等作业(需作业时必须停机、断电,设警示标志)。
严禁在视线受阻(如大雾、强光直射)或指挥信号不明时操作(需确认信号清晰,必要时使用对讲机辅助)。
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操作室,操作时不得接打电话、玩手机,集中注意力。
四、操作后的收尾工作
设备复位:将吊机臂架收回至安全幅度,吊钩升至上限位置,大车/小车停靠在指定区域,切断动力电源(拉下总闸)。
清洁与润滑:清理吊具、钢丝绳上的杂物,对关键部位(如滑轮、轴销、导轨)加注润滑脂。
记录与汇报:填写设备运行记录,注明作业时间、吊重量、设备异常(如异响、制动延迟),及时向维修部门反馈故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