码头吊机(如集装箱岸桥、门座式起重机、轮胎式起重机等)体积庞大、结构复杂,长期存放(如停机检修、季节性停用或闲置)时,需针对其金属结构、机械部件、电气系统等采取专业防护措施,避免锈蚀、老化、结构变形等问题,确保再次启用时的安全性和性能稳定性。以下是具体注意事项:
一、存放场地选择与基础防护
场地要求
选择平整坚实、排水良好的场地,避免存放在低洼处(防止雨水积水浸泡底座)或松软地面(可能导致地基沉降、机身倾斜)。若为户外存放,需远离海边、化工区等强腐蚀环境(盐雾、腐蚀性气体加速金属锈蚀),必要时搭建防雨防尘棚。
场地周边无障碍物(如高压电、树木),预留足够空间(至少为吊机最大回转半径的1.5倍),便于检查、维护及应急操作。
基础加固
对轨道式吊机(如岸桥),需检查轨道固定螺栓是否松动,轨道面清洁无杂物,必要时涂抹防锈脂;对轮胎式或履带式吊机,需用垫木或钢板铺垫支撑,避免轮胎/履带长期受压变形(尤其存放超过3个月时,需定期调整支撑点,释放局部压力)。
二、金属结构件的防腐蚀与变形防护
全面除锈与涂装
存放前彻底清理金属结构表面(如门架、臂架、转台)的锈迹、油污,对磨损的涂层进行补涂:
锈蚀部位用砂纸、钢丝刷或喷砂处理至露出金属本色,涂刷防锈底漆+面漆(沿海地区优先选用耐盐雾涂料,如环氧富锌底漆+聚氨酯面漆);
焊接接头、螺栓连接等应力集中处需重点处理,避免缝隙腐蚀。
结构变形防控
吊机臂架、伸缩臂等细长结构需处于受力平衡状态:如伸缩臂完全收回,主臂放置在支撑托架上(避免悬臂受力导致弯曲);门架需调整垂直度,用缆风绳对称固定(尤其在大风地区,防止风力导致结构扭曲)。
禁止在结构件上堆放重物(如钢材、工具),避免局部受压变形;对易积尘、积水的部位(如结构凹槽、法兰接口),清理后用防水胶带或塑料布覆盖密封。
三、机械与传动系统的保养
动力与传动部件
发动机/电机:若为内燃机驱动,需排空燃油箱(或添加燃油稳定剂),更换机油和滤芯,拆除蓄电池并单独存放(每月充电一次,避免亏电);电机需清洁表面灰尘,接线端子涂抹凡士林防氧化,用防尘罩覆盖。
齿轮箱、轴承:检查润滑油油位和油质,不足时补充,变质时更换(如齿轮油、液压油),并运转设备5-10分钟,确保润滑油均匀分布;轴承等转动部件加注润滑脂(如锂基润滑脂),防止生锈卡涩。
钢丝绳与吊钩:
钢丝绳需彻底清洁,涂抹专用钢丝绳润滑脂,盘绕整齐后用防雨布包裹,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浸泡(防止钢丝锈蚀、断丝);
吊钩、吊具等承重部件需检查是否有裂纹、变形,涂抹防锈油后悬挂存放(避免与地面接触磨损),并标注“停用”标识。
液压系统防护
排空液压管路中的空气,使系统保持低压状态(如将油缸活塞杆完全缩回,避免密封圈长期受压老化);
液压油箱密封盖需拧紧,加注干燥剂防止潮气进入,定期检查油液是否乳化(若乳化需更换液压油和滤芯);
裸露的液压接头用堵头密封,防止灰尘、水分侵入,软管需避免扭曲、挤压,必要时用支架固定。
四、电气与控制系统的保护
控制柜与线路
关闭总电源,清洁控制柜内部灰尘(用压缩空气吹扫),线路接头紧固,裸露导线用绝缘胶带包裹;
安装防潮剂(如硅胶干燥剂),并密封柜门,防止潮气导致短路;对PLC、传感器等精密元件,可覆盖防尘罩或断电保存。
操作装置
操作手柄、按钮等涂抹润滑脂,防止卡顿;触摸屏、仪表等用软布覆盖,避免划伤或积尘;远程控制系统(如无线遥控器)需取出电池,单独存放于干燥处。
五、日常检查与定期维护
短期存放(1-3个月)
每周检查:结构件是否有新的锈蚀,轮胎/履带气压是否正常,液压系统是否漏油,电气柜防潮剂是否失效。
长期存放(3个月以上)
每月进行:
转动各传动部件(如齿轮、轴承)1-2圈,防止长期静止导致卡涩;
检查钢丝绳张力,调整缆风绳松紧度(应对风力变化);
蓄电池充电,确保电量充足;
每季度:对金属结构件重新检查防锈涂层,必要时补涂;试运行电机和液压系统(短时启动,无负载运转),检查是否正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