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港口固定式吊机运输的核心是保障结构完整、防止部件损坏、符合运输规范,需从运输前准备、装载固定、运输过程监控、卸载防护四方面落实。
一、运输前准备
拆解模块化处理,将吊机分解为起重臂、回转平台、底座等可运输单元,避免超宽超高超重。
对精密部件(如液压系统、电气控制柜、传感器)进行密封防护,包裹防潮防尘罩,排空液压油、冷却液(或更换专用运输介质)。
清理吊机表面的油污、锈蚀和杂物,关键连接部位(螺栓、销轴)涂抹防锈脂,做好标识便于后续组装。
办理超限运输审批手续,规划专用运输路线,避开桥梁、隧道等限制路段,提前协调交通管制。
二、装载与固定
选用适配吨位的平板运输车、半挂车,确保承载面平整,根据吊机部件重量合理分配受力点。
起重臂、底座等大型结构件下方铺垫防滑垫、枕木,避免金属直接接触产生磨损或滑动。
采用高强度钢丝绳、捆绑带或专用夹具固定部件,捆绑点避开精密设备和易损部位,紧固力度适中,防止过度挤压变形。
对回转机构、变幅机构等可动部件进行锁止,用限位装置固定,避免运输中晃动碰撞。
三、运输过程监控
安排专人跟车押运,实时检查固定装置是否松动、部件是否移位,尤其关注转弯、爬坡等路段的受力变化。
控制运输速度,重载行驶速度不超过40km/h,避免急加速、急刹车和急转弯,减少惯性对吊机部件的冲击。
避开恶劣天气运输,遇暴雨、大风、高温等天气时,及时停靠安全区域,做好防雨、防风、防晒防护。
运输途中定期检查液压密封、电气接口的防护状态,防止湿气、灰尘侵入造成故障。
四、卸载与临时存放
卸载场地需平整坚实,承载力满足吊机部件重量要求,提前清理障碍物,规划卸载顺序。
选用吨位匹配的起重机进行卸载,吊点设置符合部件设计要求,避免单点受力导致结构变形。
卸载后及时将部件放置在指定区域,用枕木垫高防潮,覆盖防尘罩,做好防雨、防风措施。
卸载后核对部件数量和完好状态,记录运输过程中的损伤情况,为后续组装和维护提供依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