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

港口固定式吊机常见的保养方法有哪些?

浏览:3次     发布日期:2025-08-29

    港口固定式吊机(如门座起重机、岸桥、固定回转吊等)作为港口核心装卸设备,长期暴露于高盐雾、强风、粉尘及高频作业环境,易出现钢结构锈蚀、液压系统磨损、电气元件老化等问题。科学的保养是延长设备寿命、保障运行安全、降低故障频率的关键,需围绕钢结构、机械系统、液压系统、电气系统、安全装置五大核心模块,结合港口环境特性制定周期性保养方案,具体方法如下:

    一、钢结构保养:防腐蚀、防疲劳,保障承载安全

    钢结构(臂架、塔身、车架、支撑腿等)是吊机的承载基础,长期承受交变载荷与盐雾侵蚀,保养核心是“防腐+疲劳检测”。

    定期除锈与防腐涂装

    除锈处理:每6-12个月对钢结构表面进行全面检查,重点关注焊缝、转角、螺栓连接点等易积尘、易积水部位(如臂架下翼缘、塔身底部)。若发现锈蚀(如点蚀、漆膜脱落),需按“除油→除锈→清理”流程处理:轻度锈蚀用钢丝刷、砂纸手工除锈;中度以上锈蚀(锈蚀面积>5%)采用喷砂除锈(达到Sa2.5级标准,表面无可见氧化皮、油污)。

    防腐涂装:除锈后4小时内完成涂装,涂层体系需适配港口盐雾环境——底漆选用环氧富锌底漆(锌含量≥80%,干膜厚度60-80μm,提供阴极保护);面漆选用氯化橡胶面漆或氟碳面漆(干膜厚度80-100μm,耐候、耐盐雾)。对焊缝、螺栓头等关键部位,需额外涂刷1-2遍防腐胶,增强密封性能。

    特殊部位防护:臂架销轴孔、支撑腿连接法兰等运动或受力部位,需涂抹防锈润滑脂(如锂基润滑脂),每3个月补充一次,防止锈蚀导致卡顿。

    疲劳裂纹与结构变形检测

    裂纹检测:每12个月(或累计作业1000小时)对钢结构关键焊缝(如臂架与转台连接焊缝、塔身主焊缝)进行无损检测,优先采用磁粉探伤(MT)或渗透探伤(PT),排查表面及近表面裂纹(若发现裂纹,需立即停机,由专业人员评估后补焊或加固)。

    变形检测:用全站仪或激光测平仪检测臂架、塔身的直线度与垂直度(如岸桥臂架直线度误差需≤L/1000,L为臂架长度;塔身垂直度误差需≤H/1500,H为塔身高度)。若发现变形(如臂架下挠超差),需调整配重或进行结构矫正,避免载荷分布不均加剧损伤。

    二、机械系统保养:减磨损、保精度,确保传动稳定

    机械系统包括起升机构(卷筒、钢丝绳)、回转机构(回转支承、齿轮)、行走机构(轨道、车轮)等,核心是“润滑+磨损检测+清洁”。

    起升机构保养(卷筒、钢丝绳、制动器)

    钢丝绳保养:钢丝绳是起升核心部件,需每日检查(作业前目视检查),重点关注断丝、磨损、锈蚀情况:若单股断丝数>6根(或断丝率>10%)、直径磨损量>10%、出现严重锈蚀(如钢丝绳表面有红褐色锈迹),需立即更换。日常保养需每周用钢丝绳专用润滑脂(如石墨钙基润滑脂)涂抹,确保油脂渗透至绳芯(润滑后用抹布擦去多余油脂,避免吸附粉尘);每3个月用高压水枪(压力≤0.8MPa)清洗钢丝绳表面粉尘、盐分,防止磨损加剧。

    卷筒保养:每周清理卷筒表面残留的钢丝绳碎屑、粉尘,检查卷筒绳槽(若绳槽磨损超原尺寸15%,或出现啃槽、变形,需车削修复或更换卷筒)。卷筒两端轴承需每6个月加注一次润滑脂(按轴承型号选用,如深沟球轴承用2号锂基润滑脂),并检查轴承温度(运行时温度≤60℃,超过则需排查是否缺油或轴承损坏)。

    制动器保养:起升制动器(如盘式制动器、块式制动器)需每1个月检查一次:调整制动间隙(盘式制动器间隙0.5-1mm,块式制动器间隙1-1.5mm),确保制动可靠;检查制动摩擦片(若磨损量超原厚度50%,或出现裂纹、油污,需更换);清洁制动盘/制动轮表面,去除油污、粉尘(油污会导致制动打滑,需用酒精或丙酮擦拭)。

    回转机构保养(回转支承、齿轮箱)

    回转支承保养:每3个月检查回转支承的螺栓紧固情况(用扭矩扳手按设计扭矩复紧,如M24螺栓扭矩约600-800N・m),防止螺栓松动导致间隙增大。回转支承滚道需每6个月加注一次润滑脂(选用极压锂基润滑脂),注油前需清理注油嘴周围油污,注油至滚道缝隙有油脂溢出为止;同时检查回转支承密封件(若密封件老化、破损,需及时更换,防止粉尘、雨水进入滚道)。

    齿轮箱保养:每月检查齿轮箱油位(油位需在油标刻线之间,不足时补充同型号齿轮油,如220号工业齿轮油);每12个月(或累计作业1500小时)更换齿轮油,换油前需用煤油清洗油箱、滤网,去除油泥、金属碎屑。运行中若齿轮箱出现异响、温度过高(>80℃),需停机检查齿轮啮合情况(如齿面磨损、胶合),必要时更换齿轮或轴承。

    行走机构保养(轨道、车轮、减速器)

    轨道保养:每日检查轨道表面(如门座吊的环形轨道、岸桥的大车轨道),清理轨道上的杂物(如碎石、钢材边角料),防止车轮卡阻;每周检查轨道接头(若接头间隙>2mm,或错台>1mm,需调整垫片或打磨平整);每6个月测量轨道平行度与直线度(平行度误差≤5mm/10m,直线度误差≤3mm/10m),超差时需调整轨道压板。

    车轮与减速器保养:每月检查车轮轮缘(若磨损量超原厚度30%,或出现崩裂,需更换车轮);车轮轴承每6个月加注一次润滑脂。行走减速器保养与回转齿轮箱一致,定期检查油位、更换齿轮油,确保运行平稳。

    三、液压系统保养:防污染、防泄漏,保障压力稳定

    液压系统(如变幅油缸、回转液压马达、液压泵站)是吊机动作的动力源,港口环境中易因粉尘、盐雾导致油液污染,保养核心是“油液清洁+泄漏排查+元件维护”。

    油液清洁与更换

    油液检测:每3个月取样检测液压油品质(检测指标包括黏度、水分、污染度),若黏度变化超±15%、水分含量>0.1%、污染度等级超NAS8级(或ISO21/18/15),需立即更换液压油(选用抗磨液压油,如46号抗磨液压油,适配港口高温、高湿环境)。

    换油流程:换油前需停机,释放系统压力;用滤油机(过滤精度≤10μm)将旧油抽尽,并用新油冲洗油箱、管路(冲洗时间≥30分钟);更换液压油滤芯(回油滤芯、吸油滤芯,过滤精度分别为10μm、20μm);加注新油后,启动泵站空载循环10-15分钟,排出系统空气,再检查油位。

    泄漏排查与密封件更换

    泄漏检查:每周对液压系统进行全面泄漏排查,重点关注油缸活塞杆、液压管路接头、阀门接口等部位(若发现滴油、渗油,需立即处理)。对活塞杆(如变幅油缸活塞杆),需检查表面是否有划痕、锈蚀(若有,需用细砂纸打磨,涂抹防锈油);密封件(如O型圈、防尘圈)若老化、变形,需更换同材质、同规格密封件(优先选用氟橡胶材质,耐油、耐盐雾)。

    液压元件维护:每6个月检查液压泵、液压马达的运行状态(如泵的出口压力是否稳定,马达是否有异响);每12个月清洗液压阀组(如换向阀、溢流阀),去除阀芯积垢,确保动作灵敏。溢流阀、压力继电器等压力控制元件,需每年校准一次,确保压力设定值误差≤±5%。

    四、电气系统保养:防受潮、防老化,确保控制可靠

    电气系统(如电机、控制柜、传感器、电缆)易受港口盐雾、潮湿环境影响,出现绝缘下降、触点氧化,保养核心是“清洁+绝缘检测+元件检查”。

    电机与控制柜保养

    电机保养:每月清洁电机表面粉尘、油污(用压缩空气吹净电机散热片,避免堵塞导致过热);每6个月检查电机绝缘电阻(用500V兆欧表测量,定子绕组绝缘电阻≥0.5MΩ,低于则需干燥处理);电机轴承每12个月更换一次润滑脂(如3号锂基润滑脂,填充量为轴承内部空间的1/2-2/3)。若电机运行时出现异响、振动(振动加速度>0.1g),需排查轴承是否损坏或转子是否失衡。

    控制柜保养:每1个月打开控制柜,用压缩空气(压力≤0.4MPa)吹净内部粉尘(重点清理接触器、继电器触点、PLC模块);检查接线端子(用螺丝刀复紧,防止松动导致接触不良);检查接触器触点(若触点烧蚀、氧化,需用细砂纸打磨,严重时更换接触器)。控制柜内的散热风扇、加热器需每月检查,确保正常工作(高温时风扇启动散热,潮湿时加热器启动防潮)。

    传感器与电缆保养

    传感器保养:吊机常用传感器(如起重量限制器、高度限位器、风速仪)需每月校准一次:起重量限制器通过加载试验校准(误差≤5%);高度限位器调整至吊钩上升极限位置时能可靠切断电源;风速仪需清洁探头,确保测量精度(若风速>20m/s时未报警,需检查传感器或线路)。

    电缆保养:检查电缆卷筒、电缆拖链内的电缆(如起升机构电缆、控制电缆),若发现电缆外皮破损、绝缘层老化(如开裂、变硬),需立即包裹绝缘胶带或更换电缆;电缆接头处需涂抹防水密封胶,防止雨水、盐雾侵入导致短路。每6个月检查电缆卷筒的排缆器,确保电缆排列整齐,避免挤压、磨损。

    五、安全装置保养:保灵敏、防失效,筑牢安全防线

    安全装置(如起重量限制器、力矩限制器、缓冲器、防风装置)是吊机的“保命装置”,需确保100%可靠,保养核心是“定期校准+功能测试”。

    载荷与力矩限制器保养

    每1个月进行功能测试:起重量限制器在起吊110%额定载荷时,需能切断起升机构上升电源;力矩限制器在达到额定力矩110%时,需切断危险方向(如臂架变幅、回转)电源。测试前需清理传感器周围杂物,确保信号正常。

    每6个月进行精度校准:通过标准砝码加载(或拉力计测量),调整限制器的设定值,确保误差≤5%。若限制器出现误报警或不报警,需检查传感器、线路或控制器,必要时更换部件。

    防风与缓冲装置保养

    防风装置:港口吊机常用防风装置(如夹轨器、地锚、防风拉索)需每日检查:夹轨器需能可靠夹紧轨道(夹紧力符合设计要求,松开时无卡阻);地锚与防风拉索的连接螺栓需每3个月复紧,拉索需检查是否有断丝、锈蚀(断丝率>10%时更换)。大风来临前,需额外检查防风装置,确保处于锁死状态。

    缓冲器:轨道两端的缓冲器(如聚氨酯缓冲器、弹簧缓冲器)需每月检查:若缓冲器变形、损坏(如聚氨酯开裂、弹簧断裂),需立即更换;缓冲器与止挡块的间距需调整至设计值(通常50-100mm),确保吊机碰撞时能有效吸能。

首页 |  关于我们 |  产品展示 |  新闻中心 |  文件下载 |  联系我们 |  荣誉证书 | 
Copyright © 2002-2022无锡沪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YZ     备案号:苏ICP备2022035074号     xml网站地图   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