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

轮胎式起重机存储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?

浏览:6次     发布日期:2025-09-10

    轮胎式起重机(轮胎吊)作为机动性强的起重设备,长期存储时需针对其轮胎、液压系统、金属结构等关键部件的特性,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,避免因静置、环境因素导致性能退化或损坏。以下是核心注意事项:

    一、存储场地选择与基础准备

    场地要求

    选择平整、坚实的硬化地面(混凝土或沥青),避免存放在松软泥土、低洼积水区或有腐蚀性介质(如化工废料、盐碱地)的区域,防止地面沉降导致设备倾斜或结构变形。

    远离强电磁场、高温热源(如熔炉、锅炉房)及易产生火花的场所,避免轮胎、橡胶部件加速老化或引发安全隐患。

    场地需有良好的排水系统,周边无遮挡物(如树木、建筑物),防止雨水淤积、落叶堆积或高空坠物损坏设备。

    基础防护

    若地面平整度不足,需在轮胎下方垫置硬质枕木或钢制支垫(面积不小于轮胎接触面积的1.5倍),确保设备整体平稳,避免轮胎长期受力变形。

    对存放区域进行清扫,移除尖锐杂物(如碎石、金属屑),防止划伤轮胎或设备表面。

    二、设备核心部件防护

    轮胎与行走系统

    轮胎保护:将轮胎气压调整至厂家规定的存储压力(通常为工作压力的1.2倍),避免气压过低导致胎体变形或过高引发爆胎;轮胎表面清洁后,涂抹轮胎专用保护剂(防止紫外线老化),并覆盖防尘布(避免阳光直射和灰尘附着)。

    离地存放:若长期存储(超过3个月),需通过支腿或顶升装置将轮胎完全离地,使轮胎脱离承重状态,支腿下方需垫厚钢板(分散压力),防止支腿陷入地面。

    金属结构与外观

    除锈防腐:彻底清理设备表面的油污、泥土和锈迹,对金属结构(如吊臂、车架、支腿)的外露部分(尤其焊缝、销轴)涂刷耐候性防锈漆,对镀铬件(如油缸活塞杆)涂抹防锈脂后用塑料膜包裹。

    吊臂与吊钩:将吊臂收回至最短状态并锁定,吊钩升至最高位置,用钢丝绳固定在吊臂上(避免晃动碰撞);吊钩、滑轮等易损件需清洁后涂抹防锈油,挂设防护套。

    液压与润滑系统

    液压系统:启动设备使液压油循环10~15分钟,排出管路内的空气,然后将液压系统压力调整至最低工作压力(约为额定压力的30%),防止管路内锈蚀;检查各油缸、接头是否有渗漏,对外露油缸活塞杆涂抹专用防护脂,防止氧化生锈。

    润滑保养:按说明书要求,对所有润滑点(如轴承、铰轴、齿轮箱)加注长效防锈润滑脂(如锂基润滑脂),确保运动部件表面形成油膜,避免锈蚀卡滞。

    电气与控制系统

    断电与防潮:断开主电源,拆除蓄电池(若为内燃机型),将蓄电池充满电后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室内(每月补充充电1次,防止亏电);电气柜、操作台等部位需关闭并密封,内部放置硅胶干燥剂,柜门缝隙用防水胶带密封,防止潮气侵入导致线路短路。

    线路保护:整理外露线缆(如控制电缆、传感器线),用扎带固定,接头处包裹防水绝缘胶带,避免线缆拖拽磨损或进水。

    动力系统(内燃机/电机)

    内燃机:若为柴油/汽油动力,需排空油箱内的燃油(防止油品变质),更换机油和滤芯,拆除火花塞/喷油嘴并注入少量机油(防止缸体锈蚀);冷却系统需放净冷却液(或添加防冻液,适用于低温环境),进气口、排气口用密封盖封堵。

    电动机:断开电机电源,清洁电机表面和散热孔,电机轴端涂抹防锈脂,接线盒内放置干燥剂,确保电机内部干燥。

    三、存储期间管理与维护

    定期检查

    短期存储(1~3个月):每周检查轮胎气压、支腿固定情况及表面防锈层是否完好;每月启动设备运转5~10分钟(怠速或低速),检查各系统是否正常,运转后重新复位并补充润滑。

    长期存储(3个月以上):每2周检查干燥剂状态(受潮后及时更换)、轮胎外观(是否有裂纹、鼓包);每月对液压系统进行一次压力检查,对金属结构进行锈蚀排查,必要时补涂防锈漆。

    安全与标识

    在设备周围设置警示围栏或警示带,悬挂“禁止攀爬”“停用设备”等标识,禁止无关人员操作或靠近。

    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(如干粉灭火器),定期检查有效期,确保防火安全。

    记录存档

    建立存储台账,记录存储开始时间、检查维护内容(如轮胎气压、防锈漆涂刷日期)、环境温湿度等信息,便于追溯和再次启用时的调试。

首页 |  关于我们 |  产品展示 |  新闻中心 |  文件下载 |  联系我们 |  荣誉证书 | 
Copyright © 2002-2022无锡沪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YZ     备案号:苏ICP备2022035074号     xml网站地图   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