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

码头吊机的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?

浏览:8次     发布日期:2025-07-28

    码头吊机(如门座式起重机、岸桥、轮胎吊等)是港口货物装卸的核心设备,作业环境复杂(露天、临水、多风)且负载大(从几吨到数百吨),使用过程需严格遵循“安全优先、精准操作、设备保护”原则。以下从作业前检查、操作规范、特殊工况应对、设备保护四个维度,梳理关键注意事项:

    一、作业前检查:排除隐患,确保设备状态

    核心系统检查

    机械结构:检查吊臂(起重臂)、吊具(吊钩、抓斗)、钢丝绳是否完好——吊钩需无裂纹、变形,防脱装置(卡环)灵活有效;钢丝绳断丝数不超过标准(如6×37结构钢丝绳,每捻距断丝≤12根),绳端固定牢固(压板螺栓无松动);吊臂连接销轴无磨损(间隙≤1mm),伸缩/变幅机构无卡顿。

    传动与制动:测试起升、变幅、回转、行走机构的制动性能——吊钩空钩上升后突然制动,下滑量≤50mm;行走机构制动后应能在3米内停稳(重载时需提前减速);液压系统无渗漏(油管、油缸接头处无油迹),油位在标尺1/2-2/3之间。

    电气与安全装置:确认起重量限制器(超载时自动报警并切断动力)、高度限位器(吊钩接近顶点时自动停止)、幅度限位器(吊臂变幅至极限位置时制动)功能正常;操作台仪表(如风速仪、电流表)显示准确,急停按钮(红色蘑菇头按钮)按压后能立即切断所有动作。

    环境与物料确认

    检查作业环境:用风速仪测风速(门座吊、岸桥等固定吊机,风速≥10.8m/s即6级风时,禁止吊装作业;轮胎吊等移动吊机,风速≥8.5m/s即5级风时需谨慎);观察作业区域(码头前沿、堆场)有无障碍物(如集装箱、电缆),临水作业需确认护栏完好(高度≥1.2m),无人员在吊臂旋转半径内停留。

    核对物料信息:确认吊装货物重量(不超过吊机额定起重量的90%,避免接近满负荷作业)、重心位置(如集装箱需居中吊装,散货抓斗需均匀抓取),禁止吊装未固定的松散物料(如无包装的钢材)或不明重量的物体。

    二、作业中操作:精准规范,避免危险动作

    基本操作禁忌

    禁止超载与斜拉:超载会导致吊臂变形、钢丝绳断裂(如100吨吊机吊120吨货物,可能引发吊臂弯折);斜拉(吊钩与货物重心不在同一竖直线)会使吊机侧向受力,导致倾覆或吊具脱落。

    禁止急起急停:起升、变幅、回转时需平稳操作(如起吊时先试吊10-20cm,确认无异常后再提升),避免突然加速或制动——急起会导致钢丝绳受力骤增(动态载荷可能达静载的2倍),急停可能使货物摆动碰撞吊臂或码头设施。

    禁止“带病运行”:作业中若出现异响(如齿轮啮合噪音、轴承卡顿声)、振动异常(吊机机身晃动幅度超过10cm)、漏油(液压系统)等情况,需立即停机检查,禁止“凑合用”(小故障可能快速扩大,如轴承卡死导致主轴断裂)。

    关键环节规范

    货物吊装:吊具与货物连接必须牢固——集装箱用专用吊具(扭锁需完全锁紧),钢材用专用夹具(避免打滑),散货抓斗需确认闭合严密(防止漏料);起吊后货物高度需超过障碍物(如其他集装箱、卡车驾驶室)30cm以上,旋转或移动时缓慢操作,避免货物摆动。

    码头前沿作业(临水):吊装船舶舱内货物时,吊臂避免过度伸出码头边缘(防止吊机重心外移导致倾覆);货物接近舱口或甲板时,降低速度(≤0.5m/s),避免碰撞船体(尤其老旧船舶,舱口边缘可能锈蚀脆弱)。

    堆垛与放置:将货物放置在堆场或卡车时,需“轻放”(下降至离目标10cm时减速),禁止“砸放”(避免货物损坏或吊机承受冲击载荷);堆垛集装箱时,需对齐角件,确保下层箱体受力均匀。

    三、特殊工况应对:规避高风险场景

    恶劣天气作业限制

    大风:严格按设备抗风等级操作——门座吊、岸桥等固定吊机,风速≥10.8m/s(6级风)停止吊装;轮胎吊等移动吊机,风速≥8.5m/s(5级风)需收臂停驶;若突遇阵风(风速骤升),立即将货物落至地面,收回吊臂,锚定吊机(拉紧防风缆绳)。

    暴雨/大雾:暴雨时停止室外作业(视线差且易打滑);大雾能见度<10m时,禁止移动或旋转吊机(避免碰撞),已吊起的货物需平稳落地,关闭非必要电源。

    高温/低温:夏季高温(环境温度≥35℃)时,每2小时检查液压油温度(不超过60℃),超过时停机降温(打开油箱散热);冬季低温(≤0℃)时,启动前先预热液压系统(怠速运转5-10分钟),避免低温导致油缸密封件硬化漏油。

    应急处置(如突发故障)

    货物悬停(起升机构故障):立即按下急停按钮,设置警戒区(禁止人员靠近),通知维修人员处理(禁止非专业人员尝试手动下放);若长时间悬停(超过1小时),需用辅助吊机转移货物(需专业人员评估方案)。

    吊机倾翻风险(如地基沉降、超载):发现吊机倾斜(机身与地面夹角偏差超过3°),立即停止所有动作,缓慢将货物向码头内侧(安全方向)移动并落地,禁止继续向外伸臂或起吊。

    火灾(如电气短路、液压油泄漏):立即停机断电,使用随车灭火器(干粉或二氧化碳型,禁止用水灭电气或油类火灾);若火势扩大,撤离人员并报警,同时切断周围电源。

    四、设备保护与日常维护(操作相关)

    减少设备损耗

    吊臂与钢丝绳:避免吊臂频繁伸至最大幅度(减少结构疲劳),作业后收回至中位(非完全缩回,防止油缸活塞杆长期暴露生锈);钢丝绳避免与尖锐物体摩擦(如吊臂边缘、货物棱角),定期涂抹钢丝绳专用润滑脂(每作业10小时一次)。

    液压与电气系统:禁止在液压油不足时操作(会导致泵吸空损坏),不同型号液压油禁止混用(可能引发化学反应);电气柜保持关闭(防雨水、粉尘),作业后清理操作台(避免杂物掉入按钮间隙)。

    作业后规范

    停机前将吊臂收回(幅度≤10m),吊钩升至离地面2m以上(防止他人碰撞),吊具空载(不挂货物);移动吊机需停在平整地面,拉紧手刹,轮胎垫挡块(防溜车)。

    清理设备表面(如抓斗内残留的散货、吊臂上的灰尘),检查关键部位(如吊钩、钢丝绳、制动片)有无磨损,记录作业中出现的异常(纳入维修台账)。

首页 |  关于我们 |  产品展示 |  新闻中心 |  文件下载 |  联系我们 |  荣誉证书 | 
Copyright © 2002-2022无锡沪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YZ     备案号:苏ICP备2022035074号     xml网站地图   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