轮胎式起重机(简称“轮胎吊”)作为户外常用的移动式起重设备,户外存放时面临雨水侵蚀、紫外线老化、风沙磨损、低温冻害等环境风险,需重点针对“行走系统、液压电气系统、金属结构、起重核心部件”四大关键部位制定防护措施,避免闲置期间功能退化或部件损坏,具体重点防护部位及措施如下:
一、行走系统:防止轮胎老化、轮毂锈蚀,保障移动能力
行走系统(轮胎、轮毂、转向机构)是轮胎吊户外存放的核心防护部位,直接影响下次启动后的移动安全性,需重点防护以下问题:
1.轮胎防护(最易受环境影响的部件)
核心风险:户外紫外线长期照射导致轮胎橡胶老化、开裂;雨水浸泡+泥沙堆积导致胎侧腐蚀;长期单侧受力(如静置时轮胎局部受压)导致“扁塌变形”,影响承重性能。
防护措施:
存放前检查轮胎气压,补充至标准气压(参考设备说明书,通常比工作气压高5%-10%,避免静置时气压不足变形);
用防水防尘轮胎罩(选择耐磨、抗紫外线的PVC材质)覆盖所有轮胎,或在轮胎表面涂抹专用轮胎保养剂(含抗老化成分),隔绝紫外线与雨水;
若存放超过1个月,需每隔2周将起重机缓慢移动50-100mm(或用千斤顶顶起车架,使轮胎脱离地面),避免轮胎长期同一位置受压变形;
清除轮胎花纹内的石子、泥沙(用螺丝刀或专用清理工具),防止杂质长期挤压胎纹导致开裂。
2.轮毂与转向机构防护
核心风险:轮毂(金属材质)易因雨水、盐分(沿海地区)锈蚀,导致螺栓卡死;转向拉杆、转向节等部件缺乏润滑,易因风沙侵入产生卡滞。
防护措施:
用钢丝刷清理轮毂表面锈蚀,涂抹防锈漆或轮毂专用保护剂,重点防护螺栓螺纹(可涂抹少量润滑脂,防止锈死);
对转向拉杆球头、转向节轴承等活动部件,加注锂基润滑脂(或专用转向系统润滑油),并套上防尘套(若防尘套破损需更换),隔绝风沙;
检查转向机构固定螺栓(如转向机与车架连接螺栓),紧固松动螺栓,避免长期静置导致螺栓松动。
二、液压系统:防止油液污染、密封老化,保障动作顺畅
轮胎吊的起重、变幅、回转动作均依赖液压系统,户外存放时液压系统易因“潮气侵入、密封老化”导致故障,需重点防护以下部位:
1.液压油箱与管路防护
核心风险:油箱呼吸阀(平衡油箱内外气压)易吸入潮气,导致油液乳化;液压管路接头密封件(如O型圈)因紫外线老化变硬,出现渗漏;管路表面易因风沙磨损保护层。
防护措施:
存放前检查液压油位(需在“油位线”之间),若油液已使用超过6个月,建议更换新液压油(避免长期静置导致油液变质);向油箱内加注少量液压油防锈剂(按说明书比例添加),防止油箱内壁锈蚀;
关闭油箱呼吸阀(或更换带防水功能的呼吸阀滤芯),若设备无专用呼吸阀,可用防水胶带临时密封油箱加油口(需预留微量透气孔,避免油箱负压);
用干布擦拭液压管路表面油污与灰尘,检查管路接头密封件(若有渗漏痕迹,立即更换O型圈),并在管路表面缠绕耐磨防水胶带(尤其暴露在外的管路),防止风沙磨损。
2.液压油缸防护
核心风险:油缸活塞杆(镀铬表面)易因雨水、风沙刮擦产生锈蚀,导致密封件损坏;油缸缸筒内壁易因潮气侵入生锈。
防护措施:
将所有液压油缸(起重臂变幅油缸、支腿油缸等)收回至“最短行程”状态(使活塞杆完全缩入缸筒内),若无法完全收回,需在活塞杆表面涂抹专用油缸防锈油(或液压油),并套上耐磨防尘套(定制尺寸,避免松动);
检查油缸缸口密封件(如防尘圈、密封圈),若发现老化、破损,立即更换(防止潮气进入缸筒内部);
支腿油缸需完全收回,并用防水盖板覆盖支腿收纳腔(若设备自带),或用塑料布包裹支腿接头,防止雨水进入支腿油缸。
三、电气系统:防止受潮短路、元件老化,保障控制有效
电气系统(控制柜、电机、电缆、传感器)对潮气、粉尘敏感,户外存放时易出现“短路、元件烧毁”,需重点防护以下部位:
1.电气控制柜防护
核心风险:控制柜散热孔易吸入雨水、粉尘,导致内部接触器、PLC等元件受潮短路;柜门密封胶条老化,无法隔绝外界环境。
防护措施:
存放前关闭控制柜总电源,打开柜门,用压缩空气(低压,0.2-0.3MPa)吹净柜内粉尘,重点清理接触器触点、接线端子(避免粉尘堆积导致接触不良);
在控制柜内放置防潮干燥剂(如硅胶干燥剂,定期更换),或安装小型除湿机(若长期存放),降低柜内湿度;
检查柜门密封胶条(若老化、脱落,更换新胶条),关闭柜门后用防水胶带沿柜门缝隙缠绕1-2圈(增强密封性),并在控制柜表面张贴“禁止擅自开箱”标识。
2.电机与电缆防护
核心风险:起重电机、回转电机等户外电机,其接线盒易进水受潮,导致绕组绝缘下降;电缆外皮因紫外线老化开裂,内部铜线锈蚀。
防护措施:
检查所有电机接线盒(如起升电机、变幅电机),紧固接线端子,更换老化的密封垫,并用防水绝缘胶带包裹接线盒盖缝隙;对电机外壳涂抹防锈漆(若有锈蚀),清理电机散热孔内的粉尘(防止散热不良);
整理外露电缆(如支腿控制电缆、传感器电缆),避免电缆拖拽在地(防止磨损),用电缆扎带固定在车架上,电缆接头处用防水接头保护(或缠绕防水胶带);若电缆外皮开裂,需用热缩管包裹破损处(或更换新电缆);
对电池(若为电动轮胎吊)进行充电(充至80%-90%电量),断开电池负极接线(避免长期静置耗电),并将电池舱密封(放置防潮干燥剂),低温环境下需对电池进行保温(如包裹保温棉)。
四、金属结构与起重核心部件:防止锈蚀、部件卡滞,保障结构安全
轮胎吊的金属结构(起重臂、车架、回转平台)和起重核心部件(钢丝绳、卷筒、吊钩),长期户外存放易因锈蚀导致结构强度下降、起重功能失效,需重点防护:
1.金属结构防护
核心风险:起重臂、车架等焊接结构,焊缝处易因雨水侵蚀产生锈蚀(应力腐蚀),导致焊缝开裂;结构表面油漆老化脱落,加速锈蚀。
防护措施:
彻底清理金属结构表面的油污、灰尘、锈蚀(用钢丝刷、砂纸除锈),对油漆脱落处(尤其是焊缝、边角)补涂防锈底漆+面漆(选择户外耐候型油漆,如丙烯酸聚氨酯漆,沿海地区需选择抗盐雾型);
起重臂需收回至最短状态(减少迎风面积,避免风吹晃动导致结构疲劳),若设备自带起重臂固定装置(如起重臂支架),需将起重臂固定牢固;回转平台锁定(若有锁定装置),避免风力导致回转机构转动;
检查车架支腿(若为固定支腿),清理支腿底部的泥沙,支腿底部接触地面处垫放钢板(避免支腿陷入泥土或受潮锈蚀)。
2.钢丝绳与吊钩防护
核心风险:钢丝绳易因雨水、盐分锈蚀,导致钢丝断丝;卷筒表面锈蚀,与钢丝绳摩擦加剧磨损;吊钩钩口易锈蚀,安全销卡滞。
防护措施:
将钢丝绳完全缠绕在卷筒上(避免钢丝绳松散暴露),在钢丝绳表面均匀涂抹专用钢丝绳润滑脂(含防锈成分,覆盖所有钢丝表面),若钢丝绳已有轻微锈蚀,需先用柴油清洗后再涂润滑脂;
清理卷筒表面锈蚀(用砂纸除锈),涂抹防锈油,检查卷筒轴承(补充润滑脂);
吊钩需升起至最高位置(避免地面杂物碰撞),清理吊钩钩口锈蚀,涂抹润滑脂,检查安全销(若卡滞,清理后加注润滑脂),并用防水布包裹吊钩(防止灰尘、雨水)。
五、其他辅助部位防护
操作室防护:关闭操作室门窗,检查门窗密封胶条(更换老化胶条),清理操作室内杂物,操作台上放置防潮干燥剂,座椅、仪表盘用防尘布覆盖;检查操作室空调(关闭空调电源,清理空调滤网),户外操作室需在玻璃上贴防晒膜(减少紫外线对内饰的老化)。
安全装置防护:检查起重量限制器、力矩限制器等安全装置的传感器(清理传感器表面灰尘,用防水胶带包裹传感器接线),确保传感器无锈蚀、无损坏,存放前测试安全装置是否正常(记录测试结果)。